一、技術概述
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就是在農作物收獲后,使用秸稈粉碎機直接將作物的秸稈(麥秸、玉米秸等)進行就地粉碎并覆蓋在地表的一項機械化技術。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的實施不僅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提高作物產量,而且可以爭搶農時,解決秸稈出路,避免焚燒秸稈,減少環境污染。
我省的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主要包括小麥和玉米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
二、增產增效情況
1、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通過利用秸稈還田可以使土壤中的碳源得到增加,秸稈中的碳經過土壤微生物腐解后形成大量的有機碳存儲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有機碳的含量,培肥地力。
2、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秸稈還田改善了耕層土壤物理性質,引起土壤中生化反應進程發生改變,從而提高了耕層中土壤酶活性。
3、改善土壤蓄水能力。秸稈還田后隨著土壤中團粒結構和團聚體數量的增加,土壤孔隙度也逐漸增大,可以提高土壤的滲水能力和保水能力。
4、促進根系發育。秸稈還田可以促進作物根系的生長和發育,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三、技術要點
1、小麥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
采用小麥聯合收獲機自帶粉碎裝置對秸稈直接切碎,并均勻拋灑覆蓋于地表。要求割茬高度≤15厘米;小麥秸稈切碎長度≤10厘米;切斷長度合格率≥95%;拋撒不均勻率≤20%;漏切率≤1.5%。
2、玉米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
采用玉米聯合收割機配套秸稈還田機一次進地對秸稈進行粉碎還田,還田完成后秸稈覆蓋要相對均勻,地表平整,以便機器作業;玉米秸稈粉碎還田作業質量要求割茬高度≤8厘米,秸稈切碎長度≤10厘米,切碎長度合格率90%以上,拋散不均勻率≤20%,漏切率≤1.5%。秸稈粉碎覆蓋還田要有足夠的秸稈覆蓋量、腐爛較快;秸稈粉碎混埋還田要求旋耕深度≥12厘米;秸稈粉碎翻埋還田要求翻耕深度≥20厘米,耕深穩定性≥85%,破土率≥80%,覆蓋率≥80%。
四、適宜區域
我省小麥、玉米兩茬輪作區。
五、注意事項
1、配合施用氮肥。農作物秸稈機械化直接還田時,作物與微生物爭奪速效養分的矛盾,特別是爭氮現象,可通過補充化肥來解決。
2、還田機與拖拉機配套是否合理。為保證還田機作業質量,正常作業前要進行試作業,當機器作業前進30~50米后,停機檢查作業質量是否達到性能指標的要求,直至達到質量要求后,方能進行正常作業。
3、秸稈量過多或濕度較大時,應降低收獲速度,確保切碎效果。
4、及時清除刀片保護罩、側板內壁和刀軸等部位的泥土,以免增加負荷和加劇刀片的磨損。作業結束后,應徹底清理和保養,入庫前給各軸承注滿黃油,做好各部件的防銹處理,卸下所有傳動帶妥善保管。
六、技術依托單位
河南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