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概述
花生機械化起壟播種技術是指按照農藝要求,采用機械作業,集起壟、開溝、施肥、播種、覆膜等多道工序于一體的機械化種植技術。
我省花生在種植規模、發展水平等方面都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長期以來,花生的種植環節主要是人工和半機械化作業,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特別是隨著大量農民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短缺嚴重影響了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為解決機械化程度低、種植模式不規范等問題,我省近年來大力發展花生機械化起壟播種技術,制定了簡單實用的技術規程,大面積推廣都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
二、增產增效情況
花生機械化起壟播種與花生機械化平作播種相比,平均畝增產10~15公斤,按6元/公斤計,畝增收60~90元。
三、技術要點
1、播期選擇
春播花生播種前5天日平均地溫達15℃以上,一般在4月20號以后為適宜播期;夏播花生應在小麥收獲后搶時早播,堅持足墑播種,墑情不足,應提前澆水造墑。
2、播種深度
機械播種深度以5厘米左右為宜,沙壤土、墑情好的地塊可適當淺播,但不能淺于3厘米。
3、播種密度
花生機械播種為穴播,大?;ㄉ慨€8000~10000穴,小?;ㄉ慨€10000~12000穴為宜,每穴2粒。一般情況下,早熟品種,播種密度宜大。
4、種植模式
起壟種植,一壟雙行壟距控制在75~85厘米,壟上小行距25~30厘米,壟高10~12厘米之間,穴距14~20厘米。同一區域壟距、壟面寬、播種行距應盡可能規范一致。覆膜播種苗帶覆土厚度應達到4~5厘米,利于花生幼苗自動破膜出土。
易澇地宜采用一壟雙行(覆膜)高壟模式播種,壟高15~20厘米,以便機械化標準種植和配套收獲。
5、播種機選擇
根據當地的種植模式和農藝要求,選擇相匹配的花生施肥(覆膜)起壟播種機進行作業。
6、播種作業質量要求
機播要求雙粒率75%以上,穴粒合格率在95%以上,空穴率不大于2%,破碎率小于1.5%;覆膜播種作業時盡量將膜拉直、拉緊,覆土應完全,并同時放下鎮壓輪進行鎮壓,使膜盡量貼緊地面。
四、適宜區域
我省花生種植區。
五、注意事項
拖拉機功率應與播種機相匹配,拖拉機的輪距要和播種機的播幅相適應。
作業中遇到障礙物時,應將播種機升起,繞過障礙物。當作業地面堅硬,或有磚石等雜物時,應降低作業速度,地頭轉彎時應將播種機升起后再轉彎,以免造成機具損壞變形。
六、技術依托單位
河南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